發表時間: 〖
2018-09-26
〗 瀏覽次數: 〖〗
一、部門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防震減災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定相關規范性文件并組織實施,組織編制和實施全市防震減災規劃和年度計劃。
(二)負責全市監測預報工作,提出地震趨勢和短臨預報意見;會同有關部門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地震觀測環境和市內典型地震遺址、遺跡。
(三)負責全市重大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地震動參數(烈度)復核和地震地質勘查管理工作,按照項目管理權限審批、確定抗震設防要求;管理以地震動參數(烈度)表述的抗震設防要求,依法監督檢查全市一般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
(四)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地震應急預案;承擔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及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負責震情和災情速報,參與地震災害調查和損失評估,參與制定地震災區重建規劃。
(五)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提高公民防震減災意識和在地震災害中自救、互救能力,按照有關規定審核防震減災宣傳報道。
(六)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地震緊急救援工作體系,組建和培訓地震緊急救援隊伍;協助有關部門建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地震應急救援物資儲備系統;會同有關部門防范地震次生災害,承擔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工作;組織開展地震科學技術研究、服務,推廣應用新技術。
(七)承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2017年度部門工作完成情況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下,市地震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落實國務院、省政府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和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立足震情形勢和社會發展大局,緊緊圍繞年度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努力實現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兩個堅持”“三個轉變”,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連續四年榮獲全國防震減災工作綜合考核先進單位,連續五年榮獲全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
一是在地震監測和分析會商工作方面,制定和實施震情跟蹤工作方案,完善了監測資料分析和異常報告落實制度,完成重大活動和特殊時段地震安全服務保障任務。監測系統管理與運維水平穩步提高,震情會商制度改革推進逐步深化,“三網一員”隊伍建設持續加強。
二是在抗震設防管理方面,加強抗震設防要求管理,備案登記建設項目103個。通過開展綜合執法、聯合執法,檢查一般在建工程項目90余家,重大生命線工程6項,查處無備案手續工程項目18家,立案5起。完成農村民居抗震設防調查工作。
三是在防震減災示范創建和宣傳工作方面,創建省級示范學校4所、示范社區2個,創建市級示范學校10所、 示范社區6個,示范村1個。圓滿承辦了省第九個防震減災宣傳月期間在咸陽安排的省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應急演練等相關重點項目。咸陽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通過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驗收。莊長興、岳亮等省市領導多次蒞臨檢查指導工作。
四是在應急救援能力建設中,修訂完成《咸陽市地震應急預案》,推進地震應急演練常態化,組織應急志愿者參與咸陽馬拉松國際邀請賽等重點活動。會同市應急辦開展地震應急準備工作檢查。全年組織、指導各類地震應急演練達1200余次。
三、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決算單位由咸陽市地震局和咸陽市地震中心監測站構成。經費管理方式為財政全額撥款,按照事業單位財務規則進行預算和支出管理。
納入2017年部門決算編制范圍的二級預算單位共有2個,包括:
序號 |
咸陽市地震局 |
1 |
咸陽市地震局本級(機關) |
2 |
咸陽市地震中心監測站 |
四、部門人員情況說明
文字說明,并列圖表。
截止2017年底,本部門人員編制24人,其中事業編制24人;實有人員35人,其中參公管理12人、機關工勤1人,下屬事業單位11人,單位管理的退休人員11(參公退休9人、事業退休2人)人。
五、部門決算收支情況說明
(一)2017年度收入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1、本年度收入支出總休情況
2017年我局收入總計353.21萬元,上年結轉188.10萬元;支出總計531.31萬元。收支總體情況比上年減少460.93萬元,減少45.99%。減少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局防震減災體系建設項目(1)科普教育基地項目;(2),中心站儀器升級改造項目(3)監測臺網中心建設項目,(4)一期、二期應急指揮中心等項目已近收尾階段,支出較少。
2、本年度收入構成情況
2017年我局收入總計541.31萬元。當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353.21萬元,上年結轉188.10萬元。
3、本年支出構成情況
2017年我局支出總計531.31萬元。
按支出性質劃分,本年支出構成情況如下:
(1) 基本支出270.77萬元。其中:人員經費支出260.55萬元,日常公用經費支出10.22萬元。
(2)項目支出260.54萬元。主要用于業務日常運轉支出、我局防震減災體系建設項目(1)科普教育基地項目;(2),中心站儀器升級改造項目(3)監測臺網中心建設項目,(4)一期、二期應急指揮中心等項目。
(3)年末結轉和結余10萬元。為中心站搬遷改造項目款。
(二)2017年度財政撥款收入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1、財政撥款收入支出總體情況
2017年我局收入總計353.21萬元,上年結轉188.10萬元;支出總計531.31萬元。收支總體情況比上年減少460.93萬元,減少45.99%。減少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局防震減災體系建設項目(1)科普教育基地項目;(2),中心站儀器升級改造項目(3)監測臺網中心建設項目,(4)一期、二期應急指揮中心等項目已近收尾階段,支出較少。
2、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情況。(按政府功能分類科目說明支出具體內容)
按政府功能分類劃分,本年支出構成情況如下:
(1)其它教育費附加安排支出10.47萬元;
(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1.4萬元;
(3)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470.22萬元;
(4)住房保障支出19.22萬元;
(5)年末結轉和結余10萬元。
3、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
2017年我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270.77萬元。其中:人員經費支出260.55萬元,日常公用經費支出10.22萬元。
4、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收支情況說明
我局2017年無政府性基金決算收支,并已公開空表。
5、國有資本經營財政撥款收支情況說明
我局2017年無國有資本經營決算撥款收支。
(三)2017年度“三公”經費、培訓費及會議費支出情況說明
1、“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17年度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支出3.27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1.72萬元,公務接待費1.55萬元。
(1)因公出國(境)費用0萬元。
(2)公務用車購置為0萬元。
(3)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72萬元,主要用于完成地震工作目標任務而發生的交通費即日常維修、加油、保險等;公務用車運行費用較上年減少0.58萬元,減少25.20%,原因是去年我局使用的1輛地震應急公車車況故障率低,維修和維護花費較少,二是我局嚴格公務用車管理,切實壓縮公車運行費用,公車保有量1輛。
(4)公務接待費1.55萬元主要用于完成地震工作目標任務、業務交流發生的接待費用, 2017年我局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等相關規章制度,通過加強對公務接待的管理,公務接待費較上年減少0.63萬元,減少28.90%。全年公務接待22批次,129人次。
2、培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17年度我局培訓費支出0.65萬元,主要用于我局防震減災知識等專業技術培訓支出。
3、會議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17年度我局會議費支出1.36萬元,主要用于我局為了貫徹落實全國及全省防震減災會議精神,在2017年召開全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半年震情會商會、年終會商會支出。
六、2017年度部門績效管理情況說明
2017年,我局一般公共預算當年撥款50萬元。涉及培訓支出、地震監測、地震應急救援、震害防御4個項目,項目績效自評覆蓋率達到100%。開展自評的4個項目中,完成經費預算50萬元,預算執行率100%。
七、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2017年機關運行費10.22萬元,用于辦公費0.84萬元、印刷費0.90萬元、水費0.15萬元、電費1.27萬元、郵電費2.84萬元、物業管理費2.00萬元、差旅費1.1萬元、維修費1.12萬元。
(二)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17年本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共57.13萬元,全部為政府采購貨物類支出57.13萬元。
(三)國有資產占用及購置情況說明。
截至2017年末,本部門所屬單位共有車輛1輛;單價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2017年當年購置車輛0輛;購置單價50萬元以上的設備0臺(套);購置單價10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
八、專業名詞解釋
1、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
2、項目支出:指單位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各項支出。
3、“三公”經費:指部門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
4、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